访二陆故居①
风流怀二陆,才名动三吴。
斯人不可作,千载空烟芜。
当时骋俊笔,万象争先驱。
有如明月璧,美价倾鸿都。
世运有翻覆,韫椟真良图。
惜哉去就乖,毁此千金躯。
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须臾。
独遗文字芳,乃与天壤俱。
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
白鹤久已寂,黄犬谁复呼。
荒祠挂残阳,扁舟入菰蒲。
采莼荐秋水,庶以明区区。
斯人不可作,千载空烟芜。
当时骋俊笔,万象争先驱。
有如明月璧,美价倾鸿都。
世运有翻覆,韫椟真良图。
惜哉去就乖,毁此千金躯。
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须臾。
独遗文字芳,乃与天壤俱。
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
白鹤久已寂,黄犬谁复呼。
荒祠挂残阳,扁舟入菰蒲。
采莼荐秋水,庶以明区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探访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故居时有感而发,表达了对两位才子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先赞美二陆的才华横溢("风流怀二陆"到"美价倾鸿都"),说他们的文采像明月般皎洁,在文坛享有盛誉。
2. 中间部分转为感慨("世运有翻覆"到"乃与天壤俱"),惋惜二陆因政治选择不当而丧命,但他们的文章却能永世流传。这里用"韫椟"(把宝玉藏在匣子里)比喻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3. 最后描写故居的荒凉景象("凄凄昆山寒"到结尾),通过寒山、枯水、寂鹤等意象,营造出物是人非的凄凉感。结尾作者采莼菜祭奠,表达对先贤的追思。
诗中运用了多处对比手法:
- 生前的辉煌与死后的凄凉对比
- 肉体的短暂与文章的不朽对比
- 故居的荒芜与作者的真情对比
最打动人的是作者对"文章不朽"的深刻认识:人的生命有限,但优秀的作品能穿越时空。这种对文学价值的肯定,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