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宵节去净林广福院拜访全老时,看到沈傅师的碑文和隆茂宗的画作后有感而发写下的。
前两句“沈碑含秀润,隆画出神奇”直接点出碑文和画作的特点:沈傅师的碑文笔法秀丽温润,隆茂宗的画作则充满神妙奇绝的意境。这两句用简洁的语言,精准地概括了两位艺术家的风格。
后两句“道人那得此,老子乃耽之”则转向抒情,意思是:修道之人(指全老)怎么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艺术品呢?而我(老子,作者自称)却深深沉醉其中。这里既有对艺术品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艺术的痴迷,甚至带点幽默的自嘲——修道之人本该超脱物外,而自己却对这些艺术品爱不释手。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对比碑文的“秀润”和画作的“神奇”,展现了艺术的不同魅力,同时用轻松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喜爱,读来亲切自然。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