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郊祀八首

步武舒迟,陞坛肃祗。
其容允若,于礼攸宜。

现代解析

这首《建隆郊祀八首》中的诗句,描绘的是古代皇帝参加郊祀大典时的庄重场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步武舒迟"说的是皇帝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就像现在重要场合里,领导人缓步走向主席台的样子,既显威严又不失从容。

"陞坛肃祗"讲的是皇帝登上祭坛时,神情庄重恭敬。就像我们参加重要仪式时,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板,表情变得严肃认真。

"其容允若"形容皇帝的面容平和端正,既不过分严肃,也不显得轻浮。就像一个人既保持威严,又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于礼攸宜"总结说这样的仪态完全符合祭祀礼仪的要求。就像今天我们在正式场合,穿着、言行都要符合场合要求一样。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展现了古代最高规格祭祀活动中,参与者应有的仪态风范。它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对"礼"的重视——不仅是外在动作的规范,更是内心虔诚的外在表现。就像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自然就会站得笔直,表情庄重,这是对仪式的尊重,也是内心爱国情的自然流露。

窦俨

窦俨(918—960)字望之,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窦燕山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