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莱公庙 其二

死谪怜忠悯,生还喜子由。
荒祠连旧宅,几见海云秋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寇准(寇莱公)含冤而死令人痛心,而苏辙(子由)能活着回来值得庆幸。这里用"怜"和"喜"两个动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两种不同命运的态度。

后两句写眼前景象:破败的祠堂连着旧居,年复一年看着海上云卷云舒。用"荒祠""旧宅"营造出沧桑感,"海云秋"的意象既点明时间,又暗示历史变迁就像海云般变幻莫测。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历史评价(忠悯是寇准谥号)、命运对比、景物描写三层内容。诗人站在祠堂前的所思所感,让读者感受到:忠臣的遭遇令人叹息,但时间终会冲淡一切,就像秋日的海云,来了又去。这种深沉的历史感慨,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折彦质

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字仲古,号葆真居士。折可适子。高宗绍兴六年,累官签书枢密院事,寻罢。秦桧为相,以彦质为赵鼎所引,安置郴州。有《葆真居士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