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十首 其十
艺籍燔祖龙,斯文就沦丧。帝矜黔首愚,诸隽出相望。
扬马操宏纲,韩柳激颓浪。建安妙讴吟,风概亦超放。
玉绳带华月,艳艳青冥上。奕世希末光,经纬得无妄。
儿曹独何事,诋斥几覆酱。原心良自诬,猥欲私所尚。
螳螂拒飞辙,精卫填溟涨。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
鹓鸾日彫灭,黄口纷冗长。投袂睇层霄,兹怀谁与亮。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当下浮躁风气的批评。
开头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说文化传统已经衰落。帝王为了让百姓愚昧,故意压制文化发展。但历史上还是出现了扬雄、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这样的文豪,他们像巨浪一样振兴了文化。建安时期的诗歌也很出色,风格超脱自由。
接着用"玉绳带华月"这样美丽的意象,比喻文化精华高悬天空。历代文人都渴望继承这光芒,努力创作真诚的作品。但现在的年轻人却随意贬低传统文化,就像把珍贵酱料打翻一样浪费。
作者批评这些人自以为是,像螳螂挡车、精卫填海一样不自量力。东海不会因为精卫投石就改变,文化传统也不会被轻易摧毁。现在真正的文人日渐稀少,而浅薄之人却越来越多。
最后作者孤独地望着天空,感叹没有人能理解他这份守护文化的心意。全诗在优美意象中暗含忧思,既有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