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二月二日春游的盛况,并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社会安定带来的民生之乐。
前八句是历史回忆:五十年前张复担任地方官时,虽然春天也办宴会,但当时战乱刚结束,百姓生活艰难。为安全考虑,他把踏青活动从陆地改到船上,让大家在江上游玩。随着戒备放松,人们才逐渐安心享受生活。
中间六句转到当下:如今五十年过去,再没人敢超越张复的治理智慧。现在诗人重游故地,正逢农历二月初春,看到彩绘的官船停靠城墙边,装饰华丽的游船挤满江面。百姓们划着小船顺流而下,官员们也乘车来到寺庙游玩。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想到贤明官员的治理之道,就是要做让老百姓真心信服的事。全诗通过热闹的春游画面,暗含对"为民办实事"这种治理智慧的赞赏——就像张复当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春游形式,最终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田况
(1005—1063)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简。有《儒林公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