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译文及注释
风雪惊初霁(jì),水乡增暮寒。树杪(miǎo)堕(duò)飞羽,檐牙挂琅(láng)玕(gān)。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yǐ)逦(lǐ)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风雪初晴,水乡天暮增寒冷。树梢上,雪片下落如羽毛;房檐边,冰溜如齿晶莹。门巷堆积刚欢喜,可惜慢慢又消融。竹枝托雪压弯腰,清池涨水微波涌。
红林檎近:词牌名。霁:雨雪停止,天放晴。树杪:树梢。杪,细梢。牙:冰柱挂在檐上似牙齿。琅玕:像珠子的美玉。迤逦:曲折连绵,这里是“慢慢地”意思。翩翻:竹枝叶压上了雪,弯曲下来。
步屐(jī)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mì)高处看。
天晴好穿屐,宴晚方欢腾。梅花性喜严寒,月下雪中亭亭。眼望前山,白衣横卧,浓云变得澄清。放下酒杯,招呼同伴,攀高看得分明。
屐:木头拖板鞋。对:面对。香。横素:横卧有淡雪。愁云:浓重的阴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雪初晴,水乡天暮增寒冷。树梢上,雪片下落如羽毛;房檐边,冰溜如齿晶莹。门巷堆积刚欢喜,可惜慢慢又消融。竹枝托雪压弯腰,清池涨水微波涌。
天晴好穿屐,宴晚方欢腾。梅花性喜严寒,月下雪中亭亭。眼望前山,白衣横卧,浓云变得澄清。放下酒杯,招呼同伴,攀高看得分明。
注释
红林檎近:词牌名。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树杪:树梢。杪,细梢。
牙:冰柱挂在檐上似牙齿。
琅玕:像珠子的美玉。
迤逦:曲折连绵,这里是“慢慢地”意思。
翩翻:竹枝叶压上了雪,弯曲下来。
屐:木头拖板鞋。
对:面对。香。横素:横卧有淡雪。
愁云:浓重的阴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初晴的江南水乡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上半部分写景:风雪刚停,水乡的傍晚更添寒意。树枝上积雪像羽毛坠落,屋檐挂着冰棱像美玉。刚为门前巷尾的积雪堆高兴,可惜它们已开始消融。低处的竹林在风中轻摇,池塘泛起微波。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变化,既有惊喜也有惋惜。
下半部分转入抒情:趁着晴好天气散步,晚宴正欢。梅花不畏严寒,优雅地立在冰盘般的雪地上。此时远山素白,云彩变幻,词人放下酒杯,邀人一起登高赏景。这里通过"梅花耐冷"的品格和"放杯同觅"的洒脱,传递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全词妙在将寻常雪景写出层次感:从雪停时的寒冷,到积雪消融的惋惜,再到晴日欢宴的温暖,最后以登高望远收尾,情绪由冷转暖,如同雪后阳光渐渐融化冰雪。词人用"飞羽""琅玕""冰盘"等比喻,让雪景显得晶莹剔透,而"步屐""宴席""放杯"等生活化场景,又让整首词充满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