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间送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语言平实却充满情感。
前两句写诗人回忆过去和友人相处的快乐时光——经常一起饮酒谈诗、说说笑笑。"自惭无韵者"是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才学浅薄,却能和有名望的朋友交往。这里用对比手法,既突出了友人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真诚的态度。
中间"雨洗秦山晓,波明镜水春"突然转入景物描写:雨后初晴的秦岭格外清新,春水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天光。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明亮的画面反衬离别的不舍——美好的春光里却要分别。
最后两句直接点出离别主题:匆匆告别时,看到茂盛的春草就像铺开的绿毯。这里用"芳草如茵"这个生机勃勃的意象,巧妙化解了离别的伤感,让整首诗在温馨的画面中结束。
全诗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聚会回忆、谦虚自比、美景衬托这些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最妙的是结尾用春草化解愁绪,显得洒脱又含蓄,展现了古人送别时"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方式。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