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暴雨中牧童归家的生动画面,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狂风骤雨暗江千,萧籁山中夏亦寒"用夸张手法表现暴雨的猛烈——狂风把江面都吹暗了,山中本应炎热的夏天竟变得寒冷。这里的"萧籁"指风雨声,让人仿佛听到风雨呼啸的声音。
后两句聚焦牧童形象:风雨中只有牧童还稳稳骑在牛背上,戴着斗笠往家走。"独有"二字突出牧童的从容,"一笠带沦"(斗笠边沿滴着水)这个细节特写,既表现雨势之大,又让牧童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妙在对比:狂暴的自然与淡定的牧童,昏暗的天地与鲜活的童趣。通过牧童这个"暴雨中的小英雄",诗人悄悄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坚韧品格。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归家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又给人温暖希望。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