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世俗、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形象,通过对比城市浮华和农耕淳朴,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现代人的困境:人生总是苦于找不到快乐,明明真理就在身边,人们却舍近求远。大家忙着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为了这些身外之物劳心劳力,在世俗中奔忙,反而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
中间四句用老农的生活作对比:老农不懂这些大道理,却在岁月流逝中活得从容。每天清晨扛着农具出门,傍晚唱着歌回家,这种简单规律的生活反而充满诗意。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种追求自然本真的心意,是千百年来文人共同的向往,但现在的世人已经不能理解这种心境了。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城乡生活的鲜明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真正的快乐可能就在最简单的劳动生活中。老农"行歌返"的画面特别动人,展现了劳动带来的纯粹喜悦,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