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像一串环环相扣的佛门智慧密码,用通俗的比喻和循环句式传递禅意:
1. 人物关系
开头用"大愚"(看似愚钝的修行者)和"大雄"(佛陀的尊称)的祖孙关系,比喻佛法传承就像家族血脉一样自然延续。
2. 修行状态
"五湖云水竞头奔"描绘修行者像江湖浪花般争先恐后求佛法,但作者反问:这样盲目追逐真的能找到门道吗?就像对着枯木射箭(击箭宁知枯木存),暗示执着形式是徒劳的。
3. 时间哲理
"枯木逢春"的典故被创新使用:枯树一年发两次芽,比喻开悟后能超越常规认知。就像冬天也能看见春天,突破对时间的僵化理解。
4. 布施智慧
"帐里真珠撒与人"用土豪撒珍珠比喻佛法布施,但指出这种慷慨背后可能暗藏功利心(慕西秦,指向往富贵),提醒修行要放下得失心。
全诗用"顶针"修辞(每句尾重复作下句头),像转动的法轮般层层推进,最后回归人性弱点——即便修行也难逃虚荣,让读者在循环吟诵中自己觉察这个悖论。
释守芝
释守芝,太原(今属山西)人,俗姓王。为汾阳昭禅师法嗣,南岳下十世,住端州大愚山。仁宗嘉祐初卒(《嘉泰普灯录》卷二,《宗统编年》作景祐元年卒)。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二、《禅林僧宝传》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七。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