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十咏 其十 韭花

西风吹野韭,花发满沙陀。
气校荤蔬媚,功于肉食多。
浓香跨姜桂,馀味及瓜茄。
我欲收其实,归山种涧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野韭菜花在塞外风沙中顽强生长的景象,展现了平凡食材中蕴含的不平凡魅力。

前两句用"西风""沙陀"勾勒出塞外荒凉的背景,野韭菜却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开得烂漫,形成强烈视觉对比。诗人通过"气校荤蔬媚"这种拟人化描写,说野韭菜的气质比普通蔬菜更迷人,营养功效胜过肉类,突出其独特价值。

中间四句用美食对比展现野韭菜的出色品质:香气比姜和肉桂更浓郁,吃完后连瓜茄都显得更有滋味。这里通过日常调味料的比较,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野韭菜的馥郁香气。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个人志向,诗人想采集种子带回山间种植。这个转折巧妙地把对野菜的欣赏升华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平淡中见深意。全诗通过寻常野菜,既赞美了顽强的生命力,又寄托了诗人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