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歌行
北溟有鱼,不知几千百里。
化为大鹏,六月不飞。
培风鼓怒,一徙天池。
鸒斯区区,掉舌讥之。
余容与于蒿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鄙夫睢盱,射雉争高。
任公日入而不获,一朝而引戴山之鳌。
矫矫淮阴,胯下相遭。
起佐沛公,促项如蒿。
何怪神龙,取笑蛆虾。
未见海若,秋潦莫誇。
人各有心,好尚舛差,恶用相加。
莛乎撞钟,蠡乎测海,焉知多寡之门,大小之家。
化为大鹏,六月不飞。
培风鼓怒,一徙天池。
鸒斯区区,掉舌讥之。
余容与于蒿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鄙夫睢盱,射雉争高。
任公日入而不获,一朝而引戴山之鳌。
矫矫淮阴,胯下相遭。
起佐沛公,促项如蒿。
何怪神龙,取笑蛆虾。
未见海若,秋潦莫誇。
人各有心,好尚舛差,恶用相加。
莛乎撞钟,蠡乎测海,焉知多寡之门,大小之家。
现代解析
这首《缓歌行》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讲了一个关于"人各有志"的道理,语言豪放又充满智慧。
开篇用庄子《逍遥游》里大鹏鸟的典故:北海有条大鱼变成大鹏,准备飞往南海。小鸟们叽叽喳喳嘲笑它,而诗人自己则悠闲地躺在草丛里——他觉得没必要像大鹏那样折腾,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接着用四个对比鲜明的例子:
1. 普通人盯着打野鸡争高低,而任公子却能钓起驮着山的大鱼
2. 韩信当年能忍胯下之辱,后来却帮刘邦轻松打败项羽
3. 神龙被小虾米嘲笑,就像井底之蛙没见过海神
4. 用草茎撞钟、贝壳量海,根本测不出真正的深浅
最后点明主旨:人和人追求不同(有人安于现状,有人志向远大),没必要互相贬低。就像用牙签撞钟、用贝壳量海,眼界有限的人永远理解不了更广阔的世界。
全诗妙在把深刻哲理藏在有趣的故事里,既展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又暗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傲气,读来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