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向一位叫沈茂玄的官员索要登州砚台的故事,用轻松幽默的口吻夸赞砚台的好处。
前两句直接夸登州砚比著名的端溪砚还好,说它就像即墨(古代名砚产地)产的砚台一样珍贵,能让人升官发财。这里用"封侯"这种夸张说法,突出砚台的珍贵。
中间四句继续吹捧:这么好的砚台应该进贡给皇帝用("九重"指皇宫),因为它能写出彩虹般绚丽的字。现在这砚台在民间很抢手,连出海的外交官("使客")都争相购买,根本轮不到皇宫里的妃子们把玩。
最后两句是重点:诗人半开玩笑地说,您可别等砚台涨价了才给我,赶紧用锦囊包好送到我西边的竹窗下来吧!这里的"竹窗"指诗人自己的书房,整句话透着朋友间讨要礼物时的亲昵。
全诗妙在:
1. 用"封侯""彩虹"等夸张比喻,把砚台夸得天花乱坠
2. 通过"妃子把玩""使客争购"的对比,突出砚台抢手
3. 结尾的撒娇式讨要,展现文人间的风趣交往
4. 全篇没有直接说"我想要",但每句都在暗示对方该送砚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