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菩萨号文殊,禅堂名曲讲。
语默本同源,名实不相愯(明杨慎《哲匠金桴》卷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探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充满智慧又接地气。

前两句像导游介绍景点一样点出两个禅宗符号: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佛教中代表智慧的菩萨),和修行场所"曲讲"禅堂(可能指弯曲幽深的讲经处)。这两个具体形象为后文的哲理讨论埋下伏笔。

后两句是全诗精华,用大白话讲透了两组辩证关系:
1. "语默本同源"说开口说话和沉默不语就像硬币的两面,本质上都是表达(禅宗认为真理既在说法中,也在沉默里)
2. "名实不相愯"强调名称和实质不必严丝合缝(比如叫"曲讲"的禅堂未必真是弯曲的),提醒我们别被表面形式束缚。

全诗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把深奥的禅理转化为生活智慧:不必纠结外在形式,无论是说话还是沉默,名称还是实物,本质都是相通的。这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对现代人缓解焦虑、跳出思维框架很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