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战死疆场的英雄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首联写这位英雄实现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志向,如今他像仙鹤一样魂归故里。"华表归来"用古代宫殿前的华表柱象征英雄魂归故土,"鹤梦长"则暗示他的精神永存。
颔联通过战场景象的描写,渲染出悲壮的氛围:雨水冲刷着战场上的磷火(古人认为磷火是战死者灵魂所化),连星光都显得寒冷;风吹过累累白骨,却带着泥土的芬芳。这种反差描写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又暗含对英魂的慰藉。
颈联将地理意象与情感相结合:四川的山峰仿佛都承载着未竟的遗恨,而辽东平静的海波则呼唤着英雄魂归故里。这里用"辽海波平"暗喻战事平息,英雄可以安息。
尾联直接抒发崇敬之情:这位忠孝两全的完人必将名垂青史,人们仰望他衣冠冢所在的高岗,表达无限敬仰。"衣冠冢"是古代为阵亡将士立的纪念性坟墓,暗示英雄可能尸骨无存,更添悲壮色彩。
全诗通过战场意象、地理象征和直抒胸臆的结合,既写出了战争的惨烈,又歌颂了英雄的崇高,在悲壮中蕴含着振奋人心的力量。诗人用"土花香"这样的温馨意象冲淡血腥气,用"鹤梦""波平"等优美比喻化解死亡阴影,使悼念不失哀伤却充满崇高感,这是本诗最动人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