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①

短靷高箱服两牛,柴车挽运健于舟。
五更残月梦初醒,角韵呜呜生客愁(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牛车劳作的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开头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牛车的模样:短车辕配着高高的车厢,两头牛拉着柴车,在陆地上运货比船还稳当。这里没有华丽辞藻,但"短靷高箱""健于舟"的对比,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牛车结实耐用的特点,也暗示着劳动者对工具的依赖。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工具写到人的感受:天还没亮的五更时分,赶车人从梦中惊醒,听见牛角号呜呜作响,不由得涌起漂泊在外的愁绪。"残月""梦醒"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而"角韵"(可能是号角或牛角声)像一根引线,突然点燃了异乡人的思念。这种愁绪不张扬,却像晨雾一样悄然弥漫全诗。

全诗妙在用最普通的劳动场景,道出底层人民的生活重量。牛车是谋生的工具,五更天是劳作的日常,但一声号角就能戳破平静,露出背井离乡的伤痕。诗人不直接说苦,却让读者从牛车的吱呀声、号角的呜咽里,自己听出生活的艰辛与乡愁的绵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