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滩
重峡间百滩,一滩度一厄。
江涡众壑趋,厓口乱石积。
大石叠鼋鼍,小石攒剑戟。
中流若沸川,翻倒蛟龙窟。
牵舟逼下流,凛若阻兵革。
长篙拄峰腰,远缆走山脊。
鸣金策众工,锐进不盈尺。
一丝中迸断,百里供一掷。
触石无完艘,沈渊有惊魄。
是时雨初霁,沙石多滑泽。
亡命争上厓,匍匐落冠舄。
妇孺互扶携,鸡犬任狼藉。
暂脱鱼腹灾,波涛亦衽席。
转思断鳌初,四极奠磐石。
岂其禹力衰,此境终未辟。
吾尤罪巨灵,何惜只手擘。
天宰真梦梦,人事日逼窄。
波静有潜鳞,林深多敛翮。
寄语营利徒,勿作远行客⑴。
江涡众壑趋,厓口乱石积。
大石叠鼋鼍,小石攒剑戟。
中流若沸川,翻倒蛟龙窟。
牵舟逼下流,凛若阻兵革。
长篙拄峰腰,远缆走山脊。
鸣金策众工,锐进不盈尺。
一丝中迸断,百里供一掷。
触石无完艘,沈渊有惊魄。
是时雨初霁,沙石多滑泽。
亡命争上厓,匍匐落冠舄。
妇孺互扶携,鸡犬任狼藉。
暂脱鱼腹灾,波涛亦衽席。
转思断鳌初,四极奠磐石。
岂其禹力衰,此境终未辟。
吾尤罪巨灵,何惜只手擘。
天宰真梦梦,人事日逼窄。
波静有潜鳞,林深多敛翮。
寄语营利徒,勿作远行客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过滩》生动描绘了船夫们冒险穿越险滩的惊险场景,同时暗含对人生困境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险滩如战场 诗中用大量比喻把江滩写得像战场一样可怕:大石头像叠在一起的巨龟,小石头像竖起的刀剑,急流像开水翻滚,整个场景如同蛟龙老巢被掀翻。船夫们像打仗一样紧张,敲锣指挥、用长竹竿抵住山腰、拉着缆绳爬山,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危险。
2. 逃生众生相 当船只遇险时,人们逃生的画面特别真实:雨后石头湿滑,逃命的人连滚带爬丢了鞋帽,妇女小孩互相搀扶,鸡犬四处乱窜。这些细节就像电影特写,既混乱又充满生命力,让人捏一把汗的同时又为他们的求生意志感动。
3. 深层的质问 诗人由险滩联想到神话:为什么当年大禹治水没治好这里?是不是天神偷懒没把山劈开?这些看似天真的问题,其实是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世界本该更安全,但普通人却总要面对各种危险。最后提醒那些追逐利益的人:别为了赚钱轻易冒险,生命更重要。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自然险境与人类抗争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既有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又包含对命运不公的思考,像一部浓缩的冒险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