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悟师弹招隐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
令我听之泪沾襟。楚山日落秋声起,
古猿啼月空山裹。千年愁气上青枫,
幽兰无香桂华死,吾道非耶何至此。
曲中历历分明道,苦怨王孙负春草。
岁晚山中难久留,忆君一夕令人老。
王孙王孙知不知,琴心招君胡不归。
下沿湘江之水流,上逐湘山之云飞。
一弹一招一太息,水流云飞朝复夕。

现代解析

这首《听悟师弹招隐》是一首充满愁绪的听琴诗,通过琴声引发对隐士生活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泪沾襟"): 诗人听悟师弹奏《招隐》这首曲子时,想到古代隐士屈原(灵均)已经不在人世,后人只能空留遗憾。琴声太动人,让诗人听得眼泪打湿了衣襟。这里用"清风琴"形容琴声清雅,用"九原"代指墓地,暗示对古人的追念。

第二部分("楚山日落"到"何至此"): 用一组秋天山中的凄凉景象来烘托愁绪:夕阳西下、秋声阵阵、月夜猿啼、枫叶含愁、兰花不香、桂花凋零。这些意象都在说同一个意思:世道不好,连花草都失去了生机。诗人忍不住自问:难道是我的理想错了吗?为什么落到这般境地?

第三部分("曲中历历"到最后): 琴曲清楚地表达了对隐士(王孙)辜负春光的埋怨。诗人感叹山中不宜久留,因为思念会让一夜白头。反复呼唤"王孙啊王孙",用湘江流水和湘山飞云这两个湖南典型景物,表达追随隐士的决心。最后以琴声、招唤、叹息作结,说流水飞云日复一日,暗示这种追寻永无止境。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音乐转化成了具体画面:琴声不仅是声音,更是日落、猿啼、枫叶、流水、飞云。通过"招隐"这个题目,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的苦闷。反复出现的"王孙"既指隐士,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的理想人格。

黄顺之

黄顺之,字佑甫,邵武(今属福建)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今录诗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