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富春江边夜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孤独交织的复杂情绪。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诗人停船靠岸,夜色中潮水悄悄上涨。小船里的人睡不着,听着风吹水草沙沙作响。这里用"侵夜生"三个字,把潮水拟人化,好像黑夜在悄悄蔓延。
中间六句是夜色的特写镜头:万物渐渐沉睡,但旅人的心绪还在翻涌。他掀开船篷独坐,看见月亮从云缝里透出光亮。镜头拉远,江面开阔得像没有边际,抬头看见银河横贯夜空。这种宏大景象让他产生了穿越时空的感慨。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想到不能与知己分享此刻,只能借酒消愁。这里的"浊醪"(普通酒)与前面的银河明月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人在壮阔自然前的渺小与孤独。
全诗妙在三点: 1. 动静结合——夜是静的,但潮水、风声、云月都在动 2. 大小对比——浩瀚的江河星空 vs 一叶扁舟中的独饮者 3. 情感起伏——从宁静欣赏到突然涌起的遗憾,像坐过山车
这种深夜独处的体验现代人也能懂:明明被美景震撼,却发现无人可分享,最后那杯酒喝的不是滋味,正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孤独时刻。
李若川
李若川,字子至,徐州丰(今属江苏)人。若谷弟。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权金部员外郎,以事放罢。三十一年,由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八八)。三十二年,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司农少卿。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吏部尚书使金。二年,放罢。《两宋名贤小集》存有《延月楼诗稿》一卷。今录诗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