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 其一

谁干天道忌,惜此一轮盈。
得序恒光发,非时沴气乘。
虾蟆何偪侧,桂树本长生。
呼救烦愚俗,终然炳夜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月食现象,但诗人赋予了它深刻的人间寓意。

开篇用"谁干天道忌"发问,表面是问谁触犯了天规导致月食,实则暗指人间的不公现象。诗人惋惜月亮("一轮盈")被吞噬,就像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中间四句解释月食原理:月亮本应按规律发光("得序恒光发"),却被异常气息遮蔽("非时沴气乘")。用"虾蟆吞月"的传说("虾蟆何偪侧")和月宫桂树对比,暗示邪恶暂时压制了永恒的美好。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民间敲锣打鼓救月亮的习俗("呼救烦愚俗"),在诗人看来是徒劳的——因为月亮本就是光明之源("终然炳夜灵"),黑暗终会过去。这其实在说:正义或许会暂时被遮蔽,但真理永不熄灭。

全诗妙在把自然现象写成哲理寓言,用月食比喻社会黑暗,用月亮象征永恒真理,最后给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既科普了月食原理,又传递了乐观精神,还顺带记录了民间风俗,可谓一举三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