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五 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
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
乌衣事,今难觅。
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
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
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
乌衣事,今难觅。
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
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
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金陵(今南京)乌衣园清明时节的景色,同时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头用柳条、榆钱点明清明时令,随后描绘雨后初晴的鲜亮景色——满园游人衣着华丽,满城箫笛声悠扬。阳光下的红花仿佛要染红整棵树,雨后的远山青翠得像要滴出水来。最后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来游园的都是像我这样的江南游子。
下片怀古抒情:
"乌衣巷"是东晋豪门王氏、谢氏的居所,词人说巷子还在,但当年的风流人物早已无处寻觅。只有燕子年复一年在夕阳中飞来飞去,见证着历史变迁。这里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连英雄的功业都会随时间消逝,化作令人悲凉的遗迹。最后词人劝自己:还是举起酒杯,趁着春光正好及时行乐吧,别虚度了这美好时光。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明媚春光与历史沧桑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最后看似洒脱的"及时行乐",实则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这种复杂情感正是词的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