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水乡画卷,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最动人的意境。
前两句写溪水的动态美:湍急的云津水渐渐平缓,两条溪流汇合成清澈的剑溪。这里用"势渐平"三个字,让读者仿佛看到水流由急变缓的过程,而"双溪汇作"则像电影镜头般展现了两条溪流交融的画面。
后两句转入声音描写:渔舟在溪上来往穿梭却隐而不见,只听得竹林后传来摇橹的"欸乃"声。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写法特别巧妙,既表现了竹林茂密的环境特征,又给画面增添了神秘感。那一声声橹响,就像大自然演奏的催眠曲,让人听着听着就放松下来。
全诗最妙的是用声音反衬宁静——正是因为有"欸乃"声的偶尔响起,才更显出整个环境的静谧。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真安静",而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配合,让我们自己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的平和。这种写法就像现代电影里的空镜头,看似简单,却韵味无穷。
李堪
李堪(九六五~?)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乾德三年。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古田县。大中祥符中为秘书丞(《琴川志)。官至工部尚书。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