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仲惠诗醉笔聊和

君不见山泽之癯蒙野服,为彼隰桑还自沃。
又不见侯门公子贵且娇,饱豢膏粱犹未足。
人生贵贱不难分,唯有圣贤无等伦。
朝为涂人暮为禹,穷崖断壑看回春。
君方妙龄截不住,万里飞黄又腾世。
王良造父不得施,耳侧风声未为遽。
我思古人爱其宇,青蘋堂兮杜若庑。
芰荷可裳菊可餐,肯逐纤埃与尘土。
是中非声亦非色,巡得与君一冯轼。
鹍鹏变化不可量,要指天池为一息。
悠悠此道谁能将,从知可玩不可忘。
慎勿随风学飘絮,春光骀荡成飞杨。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境遇,探讨了人生的贵贱、追求和价值观。以下是逐段分析:

1. 开篇对比
诗人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作对比——一种是隐居山野的朴素生活(穿粗布衣,自己耕种),另一种是富贵公子骄奢的生活(吃山珍海味仍不满足)。诗人认为,人的贵贱并不难区分,但真正超越世俗标准的是圣贤的境界。

2. 人生转变的可能性
诗人提到,普通人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像大禹那样的伟人(“朝为涂人暮为禹”),强调人生充满变数,逆境中也可能迎来转机(“穷崖断壑看回春”)。这里鼓励年轻人抓住机遇,像骏马一样奔腾向前(“万里飞黄又腾世”)。

3. 超越世俗的追求
诗人推崇古人的高雅生活(住青蘋堂,穿芰荷衣,以菊花为食),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世界的纯净(“肯逐纤埃与尘土”)。他邀请朋友一起体验这种超脱的境界(“巡得与君一冯轼”)。

4. 未来的无限可能
诗人用鲲鹏变巨鸟的典故,比喻人生有无限潜力,但要保持远大目标(“要指天池为一息”)。最后提醒朋友:人生的道理难以言传,可以品味但不可沉迷;不要像柳絮随风飘荡,虚度美好时光。

核心思想
诗人批判了世俗对富贵贫贱的刻板看法,倡导一种精神自由、追求内在价值的生活态度。他鼓励年轻人不被现实束缚,像鲲鹏一样志向高远,同时警惕浮躁虚华,守住本心。全诗既有对友人的期许,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刘琰

刘琰(一作炎),字潜夫,号撝堂,邵武(今属福建)人。朱熹弟子。事见《宋元学案》卷六九《沧州诸儒学案》上。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