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墓梦感卷为东平王思学作

筑室依墓傍,思亲何太苦。
匍匐三年丧,悲哀一抔土。
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
积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思学的人,在父母墓旁盖房子守孝的故事。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亲情之痛。

前四句是"行为描写":在坟墓旁搭草屋住下,思念之情太煎熬。整整三年跪拜守丧,所有悲伤都化作了坟前这一捧土。这里用"匍匐"这个动作,让人看到孝子跪着爬行祭拜的样子;"一抔土"既是实指坟土,也暗示再深的悲痛最终都归于尘土。

中间两句突然转向"时间错觉":悲伤让他忘记时间流逝,连春天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太阳当空照也感觉不到正午。这种"不知时日过"的状态,比直接写哭泣更有感染力。

最后两句是"情感升华":极致的思念连鬼神都被感动,这种孝心美德会永远流传。这里用"馀芳"比喻孝道精神,就像花香一样持久不散。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忘我"的悲伤——忘记时间、忘记自己,只剩下纯粹的思念。诗人没有用任何华丽辞藻,就像用黄土捏成的陶器,粗糙却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隔着千年时光,触摸到那个在坟前不肯离去的孤独身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