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屈翁山客雁门 其一
春日鸣仓庚,北雁整归翮。
故人在关外,三载犹作客。
平生论王霸,中具胆与识。
边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侧闻聘秦女,筐篚列圭璧。
好色而不淫,《国风》重有德。
所虑柔媚肠,恩爱渐相易。
一旦时势来,功业不得力。
天南隔万里,久矣无消息。
老亲望门闾,幼妹事絺绤。
愿言税归鞅,省觐聊促膝。
和风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故人在关外,三载犹作客。
平生论王霸,中具胆与识。
边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侧闻聘秦女,筐篚列圭璧。
好色而不淫,《国风》重有德。
所虑柔媚肠,恩爱渐相易。
一旦时势来,功业不得力。
天南隔万里,久矣无消息。
老亲望门闾,幼妹事絺绤。
愿言税归鞅,省觐聊促膝。
和风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远在北方雁门关外的好友屈翁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劝诫。
开头用春天黄莺鸣叫、大雁北归的自然景象起兴,反衬出友人滞留边关三年未归的境况。接着称赞友人胸怀王霸之志,是个有胆识的人,但随即委婉提醒:边塞苦寒虽能磨练筋骨,但要警惕温柔乡的诱惑——听说友人聘娶了秦地女子,虽然《诗经》说"好色而不淫"是美德,但担心儿女情长会消磨斗志,将来可能错失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半段笔锋转向亲情:南方家乡的老母亲倚门盼儿归,妹妹还在操持家务。最后用温暖的画面收尾:盼友人卸下行装早日回家,在春风明月下陪母亲说说话,享受家庭温馨。
全诗像一封家书,既有对友人志向的肯定,又有过来人的委婉提醒,更有对家庭温情的描绘。通过边塞与家乡、壮志与柔情的对比,展现了中国人"忠孝难两全"的永恒命题,读来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