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亭

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
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
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远的湖边亭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超脱世俗的心境。

开头两句用"古寺萧萧"和"秋风"营造出略带寂寥的氛围,但"槛荷高下"又让画面活了起来。三四句是诗眼:这个亭子干净得不染尘埃(一尘不到),却能包容世间万物(万象都含),说明这里既是物理空间的清净之地,也是心灵的超然之境。

五六句写景很妙:溪水的波光忽远忽近地流动,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这两个动态与静态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空间的通透感。最后两句点破主题:刺史(地方官)给亭子起名"鉴湖"的深意,其实是希望人心能像这湖面一样澄明,看透万事万物的本质。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物理空间和心灵境界完美融合。那个纤尘不染的亭子,既是真实景物,也象征着不受世俗污染的纯净心灵。诗人通过"溪光""无云"这些具象描写,让抽象的"心灵通透"变得可感可知。最后用"灵台"(古人指心)点题,说明这种清净不仅是环境带来的,更是内心修持的结果。

李翔

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约懿宗咸通前后在世。事迹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敦煌遗书伯三八六六收其《涉道诗》28首,皆七言律诗,内容均与道教有关。《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