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化寺阿育王塔

齐野非吴渚,支郎是子陵。
钓台千古月,宝塔万年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禅意画面,通过对比和象征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永恒感。

前两句"齐野非吴渚,支郎是子陵"用地理和人名的对照,打破常规认知——这里的旷野不是江南水乡,而这位支郎(僧人)却像隐士严子陵一样高洁。这种错位感暗示寺庙环境与众不同,僧人也有隐士风骨。

后两句转入景物描写:钓台的月光照耀千年,宝塔的佛灯长明万载。诗人将"月光"与"佛灯"这两个意象并置,月光代表自然永恒,佛灯象征佛法长存,两者交相辉映,构成跨越时空的禅境。钓台让人联想到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与首句的隐士形象暗中呼应。

全诗仅20字,却通过时空交错的写法,把历史典故(严子陵、钓台)、自然景物(月光)与佛教元素(宝塔、佛灯)完美融合,营造出空灵永恒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短小精悍中见深远,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黄康弼

黄康弼,神宗元丰初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为越州会稽县主簿。尝编次《续会稽掇英集》五卷,今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