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叔和和余九日诗次韵

共醉黄垆无吕安,重阳谁与正纱冠。
百年风雨鸣蛩晚,万里江山老雁寒。
陶令凄凉惟菊对,杜陵潦倒奉人欢。
城西赖有彭居士,来往真能耐久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表达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共醉黄垆无吕安,重阳谁与正纱冠。
- 这两句说,大家在一起喝酒,但没有吕安这样一位知己。重阳节到了,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戴着整齐的纱帽来庆祝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思念和对传统节日仪式感的怀念。

2. 百年风雨鸣蛩晚,万里江山老雁寒。
- 这两句写的是秋天的景象。秋风秋雨中,蟋蟀鸣叫,夕阳西下;广阔的江山上,寒风中的大雁孤苦地飞行。这些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艰难,流露出一种苍凉和无奈。

3. 陶令凄凉惟菊对,杜陵潦倒奉人欢。
- 杜甫(字子美,自称为杜陵布衣)和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中的典范。杜甫在困苦中还会为了别人高兴,而陶渊明在困境中只能与菊花为伴。诗人用这两位文人来表达自己的处境,虽然生活艰难,但依然保持乐观和诗意的态度。

4. 城西赖有彭居士,来往真能耐久看。
- 最后两句提到城西有一位彭居士,他总是能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诗人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久些,也是一种享受。这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态度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赞美与共鸣。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读来让人感受到一份温暖与慰藉。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