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灾,初至新建山谷山家

恤灾犹自恼渔樵,太息无时缓赋徭。日暮解鞍仍秉烛,强颜聚吏戒科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到灾区视察时的复杂心情和无奈处境。

第一句"恤灾犹自恼渔樵"说的是:官员虽然怀着救济灾民的好意而来,却还是让当地渔民樵夫感到烦恼。这里用"渔樵"代表普通百姓,暗示官员的到来反而打扰了百姓的生活。

第二句"太息无时缓赋徭"道出了百姓的困境:百姓们唉声叹气,因为赋税和劳役一点都没有减轻。即使遭遇天灾,官府的各种摊派还是照旧。

第三句"日暮解鞍仍秉烛"生动刻画了官员的忙碌:天黑了才下马休息,但还得点着蜡烛继续工作。说明救灾事务繁重,官员也很辛苦。

最后一句"强颜聚吏戒科条"展现了官员的为难:勉强打起精神召集下属,重申各种规章制度。这里的"强颜"二字特别传神,既表现了官员的疲惫,也暗示这些条条框框可能并不适合灾区实际情况。

整首诗通过四个场景,展现了古代救灾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官员有心救灾却受制于体制,百姓困苦却还要应付赋役,制度规章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既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也含蓄地批评了官僚体系的僵化。这种写实的笔法,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的人间百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