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其三 三和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今门,六街三市,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如今闲院,蜂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
亏人㬠,梅花纸帐,权将睡补。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同时对比了过去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流露出深深的怀旧与感慨。

上片写元宵灯会的盛况:词人仿佛在向老天爷请求,元宵节这天别下雨,好让大家尽情赏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晶莹剔透的灯笼像水晶云母一样美丽。富贵人家的香车宝马、珠帘翠幕通宵达旦地玩乐,连宵禁的钟声都不怕。忽然,宫廷乐曲惊醒了美梦,才发现自己并非真的在神仙宫殿遨游——这里用梦境衬托现实的热闹非凡。

下片转入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想起从前京城的元宵节,天还没亮就能听到戏鼓声。那时恋人团聚("分镜重圆"指破镜重圆,"断钗重合"喻夫妻重逢),在歌舞欢笑中度过佳节。而如今庭院冷清,只剩蜂飞蛾散的寂寥,词人只能对着守岁的干果自言自语。最后自嘲地说:多亏还有梅花纸帐(一种绘有梅花的帐子),可以靠睡觉来弥补这份孤寂。

全词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强烈碰撞:前半段灯火辉煌、车马喧嚣的节日狂欢,与后半段独守空院、对果自语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惊回好梦"这个转折,把读者从幻想拉回现实,让人体会到词人"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最后用"靠睡觉打发时间"的无奈自嘲,更显得心酸又真实。这种盛衰对比的手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普遍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