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吴公治明府沈孺真沈稚圭沈伯龙李莫胜郭张虚诸丈结社大雅山堂得书字

竹掩西园引鹿车,傍城丘壑混樵鱼。
霜芜半入林堂屐,风箨时侵石几书。
白社多情高士驾,青山无恙野人居。
不缘湖海成嘉会,那得骊珠薄紫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秋日山堂聚会的情景,充满闲适自在的田园趣味。

开头两句写聚会地点:竹林掩映的西园里停着简陋的鹿车(一种小车),城边的山水间混杂着樵夫和渔人的生活痕迹。这里用"鹿车""樵鱼"等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朴素氛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聚会场景:秋霜染黄的野草沾上行人的木屐,风吹落的竹叶不时飘到石桌上的书本。这里"白社"借指文人雅集,说朋友们像古代隐士一样热情相聚,而青山依旧保持着乡野人家的淳朴风貌。通过"霜芜""风箨"等细节,生动展现了秋日山林的野趣。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正因为大家远离官场(湖海指仕途),才能有这样美好的聚会,就像获得稀世珍宝(骊珠)般难得。这里的"骊珠"比喻真挚的友谊和高雅的志趣,"紫虚"则暗指浮华的世俗。

全诗通过竹林、木屐、石桌等意象,勾勒出文人雅集的清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真挚友情的珍视。语言自然流畅,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闲适之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