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二首 其一

秖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寺中的日常片段,通过几个简单画面传递出宁静中的淡淡孤寂。

前两句写僧人自我安慰"双鬓未老",却不得不面对日复一日放牧牛羊的单调生活。"牛羊送日"这个画面特别生动,让人看到时光在牧群移动中悄悄流逝。

后两句笔锋转向寺院傍晚:其他修行人都已离开,车马声远去,只剩山色映照在屋檐下。最后一句"为谁多"是点睛之笔——这么美的山景却无人共赏,透露出僧人虽身处清净之地,仍会感到一丝寂寞。

全诗妙在把修行生活的平静与孤独都藏在日常细节里:放牧的重复、独对山色的怅然,都是修行路上必经的考验。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通过画面感受到:修行不仅是诵经打坐,更要学会在平凡中安顿心灵。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