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游香泉晚宿寺中二首 其一

山缺楼台聚,遥看翠霭分。
到门翻失寺,隔水但生云。
乱石通危步,寒流界夕曛。
林峦多秀色,霞绮散成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八日游览香泉寺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那个秋日的黄昏。

开头两句就像用无人机航拍:远处山间缺口处聚集着楼台建筑,远远望去,青翠的山雾像被剪刀裁开一样分明。这种远景描写立刻让人感受到山寺的幽深和神秘。

走到寺庙门口时却出现戏剧性转折——因为环境太隐蔽,反而看不见寺庙全貌了,只看到溪水对岸升腾的云雾。这种"近在眼前却看不见"的描写特别巧妙,就像现在用手机拍近景反而拍不全大建筑的感觉。

接着镜头转到脚下:乱石铺成的小路让人走得小心翼翼,冰凉的溪水在夕阳映照下像条发光的金线。这里用"危步"形容小心走路的样子,用"界"字形容溪水分割光影的效果,都是非常精准的用词。

最后两句是全景镜头:整个山林沐浴在晚霞中,树木岩石都染上秀美的颜色,云霞像丝绸一样铺展开来。诗人把霞光比作散开的绮罗,这种比喻既华丽又贴切,让普通的晚霞顿时有了质感。

全诗就像部微型风光纪录片,从远到近再拉远,有全景有特写,最后用霞光作为完美谢幕。最厉害的是诗人把"找不到寺庙"这种小意外写得充满诗意,教会我们欣赏旅途中的每一个意外发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