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愤四首 其四

极目萧条四海空,孤臣草莽泣秋风。
十年刍秣军无用,百两金缯国已穷。
赵社未墟由将帅,吴宫虽沼亦英雄。
冰天尚有桥山泪,洒遍龙沙万木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衰败、忠臣悲愤的场景,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开头两句"极目萧条四海空,孤臣草莽泣秋风"用夸张手法展现国家衰败的惨状:放眼望去,整个国家一片荒凉,孤独的臣子在秋风中哭泣。这里"孤臣"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其他忠臣,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感到无助和悲痛。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国家衰败的原因: - "十年刍秣军无用":养兵十年却毫无用处,暗示军队腐败无能 - "百两金缯国已穷":花费大量金银财宝(可能是赔款或贿赂)导致国库空虚 - "赵社未墟由将帅":引用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李牧的典故,说赵国之所以没灭亡是因为有好将领 - "吴宫虽沼亦英雄":用吴王夫差的故事,说即使国家灭亡了,也要保持英雄气概

最后两句"冰天尚有桥山泪,洒遍龙沙万木红"最为动人: - "桥山"相传是黄帝陵墓所在地,代表中华民族的根 - 诗人说即使在寒冷的边地(冰天、龙沙),想到祖国也会流泪 - 泪水洒遍边疆,染红了万木,用夸张的想象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全诗通过萧条景象、历史典故和悲壮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臣气节的歌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即使国家衰败,也要保持英雄气概,这种精神通过泪水染红边疆的想象得到了升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