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舟的旅途画面,充满了漂泊者的疲惫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景:月亮刚爬上河岸,小船在无风的河面平稳前行。看似宁静的画面,却暗藏旅途的艰辛——"年凶忧盗贼"暗示社会动荡,盗贼横行;"客倦厌奔驰"直接道出行人长期的疲惫。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刻画困顿:酒瓶见底,暗示借酒消愁;"孤衾瘦骨支"这个形象特别生动,裹着薄被的消瘦身体,把长期漂泊的憔悴感写活了。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不断追问船夫"桃源在哪里",这个追问特别打动人心。表面是问路,实际是疲惫灵魂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在动荡年代,人们就像诗中的旅人,带着一身风霜,寻找那个传说中的安宁之地。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漂泊感写得举重若轻,没有直接抱怨,而是通过月亮、小船、空酒瓶、瘦削身影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艰辛。最后关于桃源的追问,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诗和远方",道出了古今相通的生活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