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谈家庄始有杏花时距谷雨仅七日
才卖餦餭餐酪粥,江南花信纷相续。
绯桃素李无数开,社鼓鼕鼕酒新熟。
燕齐之间春最迟,若挍月令斯失时。
箧中裌衣空复在,至今犹著羔羊皮。
凫翁鸭子绕沙紫,啼鵊流莺不到耳。
清明已过谷雨来,甫见杏花初放蕊。
安得归帆乘便风,故乡节物儿女同。
豆筴离离眠地绿,樱桃累累压枝红。
绯桃素李无数开,社鼓鼕鼕酒新熟。
燕齐之间春最迟,若挍月令斯失时。
箧中裌衣空复在,至今犹著羔羊皮。
凫翁鸭子绕沙紫,啼鵊流莺不到耳。
清明已过谷雨来,甫见杏花初放蕊。
安得归帆乘便风,故乡节物儿女同。
豆筴离离眠地绿,樱桃累累压枝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燕齐地区)春天来得晚的景象,同时对比了江南的繁花似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1. 开篇的热闹与反差:
诗人先写江南的春天:小贩叫卖着糖粥(餦餭、酪粥),桃花李花盛开(绯桃素李),人们敲着社鼓喝着新酿的酒,一片生机勃勃。但紧接着笔锋一转,说北方春天来得特别迟,按照节气(月令)都算“迟到”了,人们还穿着厚皮袄(羔羊皮),连黄莺的叫声都听不见。
2. 北方的春色:
直到清明过后,谷雨将至(仅剩七天),诗人才在谈家庄看到杏花刚刚绽放。紫色的野鸭(凫翁)在沙滩上嬉戏,但缺少了江南莺啼燕舞的热闹。这种对比突出了北方的春寒料峭和寂寥。
3. 思乡之情:
看着迟来的杏花,诗人不禁想象:要是能乘着顺风回家多好啊!家乡的豆荚已经铺满田野(豆筴离离),樱桃也压弯了枝头(樱桃累累),孩子们一定在享受这美好的春光。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家乡温暖春景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的魅力:
- 对比鲜明: 江南的热闹 vs 北方的冷清,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细节生动: 糖粥、社鼓、羔羊皮、野鸭等具体意象,让画面真实可感。
- 情感真挚: 对家乡节令风物的怀念,容易引发游子的共鸣。
总结: 这首诗像一幅春天的“对比图”,通过南北春景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语言朴实,画面感强,情感自然流露,即使今天读来,也能感受到那份对故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