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花 其二

大士化身无定姿,众生成佛仗扶持。
倚风净色凝烟小,经雨清香度水迟。
恍忆江湖迷舴艋,偶来鸥鹭浸琉璃。
恒河沙数昆明劫,极乐宁期七宝池。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白莲花为引子,暗喻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同时融入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佛性与众生(前四句) 用"大士化身"形容莲花千变万化的姿态,暗指观音菩萨以不同形象度化世人。"众生成佛"点明主旨——佛性需要引导,就像莲花生长依赖水土滋养。后两句用"风烟""雨香"的细腻描写,展现莲花纯净柔美的特质,隐喻佛法润物无声的力量。

2. 人生如幻(五六句) "恍忆江湖"突然转入回忆,用"迷舴艋"(小舟)比喻人在尘世中的迷茫;"鸥鹭浸琉璃"则描绘超脱后的清明境界,暗示偶然顿悟的禅机。两句形成强烈对比,如同水墨画的留白,引发读者对现实与超脱的思考。

3. 永恒追问(末二句) 借用"恒河沙数"的佛典,将个人际遇上升到宇宙时空的维度。"昆明劫"暗指世事无常,而"七宝池"代表的极乐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尾句的反问留下开放答案,让庄严的佛理回归到人性化的困惑与期待。

全诗妙在"以莲说禅"却不枯燥:写莲花时有"清香度水"的生动画面,说佛法时见"迷舴艋"的生活体验。最后把玄奥的佛理转化为普通人都能共鸣的生命之问——在无常世界中,如何寻找心灵的归宿?这种将哲理融入日常景物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意在言外"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