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章佥宪)奉命前往广西赴任的场景,既有对边疆风光的描写,也暗含离乡的愁绪。
前四句写赴任的使命与边疆新气象:
- "宪节翩翩"形容官员仪仗庄严,带着朝廷使命前往广西("法台"指执法之地)。"瘴烟开"暗示他将为偏远地区带来清明治理。
- "文身尽"指当地蛮荒习俗已受教化改变,"白雉来"用进贡珍禽的典故,表现边疆归顺、百姓安居的太平景象。
后四句转写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
- "膏岭风似雪"夸张表现山间刺骨寒风,"牂牁水如苔"描绘雨后湍急江水泛着青苔色,突出广西险恶环境。
- 结尾最动人:官员极目远望他乡,想到不知何时能戴回官帽("簪佩")重返中央("上台"),"断肠"二字道尽古代官员背井离乡的普遍心境。
全诗亮点:
1. 对比手法:用"瘴烟开""白雉来"的积极画面,对比"风似雪""水如苔"的艰苦环境,突出官员使命与现实的矛盾。
2. 细节传情:不直说想家,而用"极目远望""何年返回"的动作暗示,更显含蓄深沉。
3. 历史价值:记录了明代对边疆的治理成果,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异地任职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