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
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补,愿避贤才。
老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
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
神仙合住蓬莱。
柰老母思儿忍不回。
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愁怀。
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
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船上和老朋友重逢时的感慨,语言直白却充满人生智慧。

上片用花草作比,表达随性的人生态度。开头说花草不管冷暖,想开就开,暗示人活着也该这样自在。接着自嘲说菊花太多事,偏爱隐士(其实是说自己像隐士),头发都白了也没啥成就,不如躲开那些能人。和老友相聚,痛快聊天,别提什么"刘郎种桃"的典故(意思是别计较过去得失)。酒比千里寄梅花实在多了——这里用对比手法,强调当下相聚的珍贵。

下片写现实羁绊与豁达。先说本该住在仙山,但老母亲想儿子(说明要回家尽孝)。然后用两个典故:别像耿家老槐树那样做白日梦,要像梅家酿好酒般消愁。望着暮云春树,不知何时能再同游。最后发出灵魂拷问:就算天天喝酒吟诗,人生又能有几次这样的欢聚呢?用反问收尾,留下悠长余味。

全词妙在把人生矛盾写得举重若轻:既向往自由又牵挂家庭,既自嘲无能又珍惜当下。用家常比喻(花草、喝酒)讲深刻道理,特别接地气。最后那句"能几徘徊"就像我们平时感叹"这样的快乐日子能有几天",容易引起共鸣。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