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楼

梁祚几何时,斯楼独存久。
痴哉大法王,舍身如敝帚。
可怜太子统,痛心独搔首。
国事日已非,才华空八斗。
使之践帝位,不至台城丑。
著意在诗书,满腹苍龙吼。
小事谬而死,贤不永其寿。
文快贤士心,楼播词人口。
今古重斯文,遗像垂孝友。
瞻礼尽同人,相看自不朽。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文选楼》为题,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核心内容解析:

1. 历史兴衰的感慨
开篇"梁祚几何时"点出南朝梁朝的短暂,唯有文选楼长久留存,暗示物质会消逝,但文化能永恒。用"舍身如敝帚"讽刺梁武帝晚年沉迷佛教、荒废朝政,导致侯景之乱的悲剧。

2. 对昭明太子的惋惜
诗中"太子统"指编撰《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作者认为他"才华空八斗",若当皇帝可能避免"台城丑"(梁武帝被饿死的屈辱事件)。但历史没有如果,太子因"小事谬而死"(史料记载他因葬母事件被责,不久病逝),突显贤者不寿的遗憾。

3. 文化的力量
"文快贤士心,楼播词人口"说明《文选》让文人畅快,文选楼因文化传承被世代传颂。"满腹苍龙吼"用龙啸比喻太子的文采飞扬,强调精神财富比权力更持久。

4. 结尾的升华
最后四句写后人瞻仰遗像、传承孝友文化,说明真正的"不朽"在于文化价值而非权势。楼宇会老去,但文选精神通过一代代"同人"的敬仰获得永生。

诗词魅力:
用简洁有力的对比(帝王悲剧vs文化永恒)、生动比喻(苍龙吼形容才华)、历史典故的化用,让读者感受到:在政权更迭中,唯有优秀的文化作品能穿越时空,给予后人精神力量。这种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