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客里秋来矣!
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
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
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现代解析
这首《金缕曲》用秋日吴宫遗址的萧瑟景象,道尽了历史兴衰的苍凉感。全词像一部快进的时光纪录片,把千年沧桑浓缩在几个镜头里。
上阕开篇就用"客里秋来"定下孤寂基调,描写吴宫旧址只剩乌鸦野鹿的荒凉。西施等美人离去后,这里只剩帆影脚印的传说,六朝繁华像被风吹走的干菜叶,春灯燕子的热闹也化作了荒烟。最后用"千载梦,去如水"把历史比作一场消散的梦。
下阕笔锋转向现实:人们早就不在意这些沧桑往事,只顾着享受画船香车的奢靡生活。用珠玉换歌舞、金钱买欢笑,没人赏识真正的才士。词人犀利指出,这种奢靡风气其实源自西施时代,江南的温柔山水就像醉人的酒,连英雄来了都会消磨意志。结尾突然炸响惊雷——伍子胥庙外的怒涛声,仿佛是对这醉生梦死世界的愤怒控诉。
全词最妙的是三层对比:荒芜的遗址vs热闹的当下,清醒的奇士vs沉醉的世人,柔媚的江南vs刚烈的怒涛。词人像一位冷眼旁观的历史老师,用吴宫兴衰告诉我们:温柔富贵乡最容易消磨斗志,而历史的警钟总在某个角落隆隆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