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战乱平息后的平静景象,但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和讽刺。
前两句"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画面:天下战事刚刚停息,权贵的府邸大门敞开,看似一片祥和。这里的"平津阁"暗指权贵的住所。
后两句笔锋一转,"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用生动的比喻揭示真相:就像炉火看似熄灭,底下却还有未燃尽的灰烬一样,表面的和平下其实暗藏着未解决的矛盾。这里的"不然灰"既指未熄灭的火星,也暗喻那些未被安抚的百姓或潜伏的危机。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大炉"比喻整个社会,既形象又深刻 2. "不然灰"的双关语运用,既写实又富有深意 3. 通过前后对比,短短20字就完成了从表象到本质的揭露
诗人用最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太平盛世的表象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和矛盾。这种以小见大、含蓄深刻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刘长川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宝应、广德间游长安,献诗宰相李岘。馀不详。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九。《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