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玉泉诗院题《中华军旅诗词》十三卷

云低风细,雨打山空,一瓢饮断泉鸣。
百转刚肠新割,寸寸悲声。
击节谁知客老,会鹅湖、千载还听。
恨未已、正阳原山上,霁火重烹。
记得边关看剑,星光里,弹落段段霜青。
壮句行行心读,梦也三更。
忽拟稼轩种豆,待秋肥、撒豆盈枰。
憾兮矣、倚天伊如水,水月弓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军旅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老兵对往昔戎马生涯的追忆与感慨。

上阕开篇用"云低风细,雨打山空"营造出苍凉氛围,"一瓢饮断泉鸣"暗示独饮时的孤寂。接着用"刚肠新割"这个强烈比喻,形象表达内心痛苦。"击节"三句借历史典故(鹅湖之会),暗示自己虽老却仍怀壮志。"霁火重烹"这个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内心激情未灭。

下阕转入具体回忆:"边关看剑"直接点明军旅背景,"弹落霜青"用子弹击落寒霜的想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壮句行行"写深夜读军诗的投入。随后笔锋一转,用"稼轩种豆"的典故(辛弃疾号稼轩),表达解甲归田却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尾"水月弓横"将水中月影想象成横放的弓箭,既优美又暗含军旅情结。

全词最大特点是将军旅豪情与文人雅致完美融合。既有"看剑""弹落"等铿锵有力的军旅意象,又有"泉鸣""水月"等柔美画面。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把一位老兵对军旅生涯的怀念、对壮志未酬的遗憾,表现得既深沉内敛又荡气回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