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离开中原南下时,与好友王龟龄分别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中原回首尚胡尘,世事徒惊日月新"说的是回头看中原地区还被外族占领(胡尘指北方游牧民族),世事变幻让人感慨。这里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中间四句是离别时的真实感受:
- "羁旅不堪频作别":漂泊在外已经很难受了,还要不断经历分别
- "壮怀虽大已甘贫":虽然还有远大抱负,但现实是已经安于贫困
- "南来求友传三益":来南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三益"指三种有益的朋友)
- "西去论心有几人":往西去还能找到几个知心人呢?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最动人,用梦境表达思念:
"别后梦魂何处是,祗应来往慎江滨":分别后我的梦魂会去哪里呢?大概只能在慎江边徘徊了吧。这里的"慎江"可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用梦境来表现对友人的不舍。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把战乱时期的漂泊之苦、对国家的忧虑、对友情的珍重,都融入一次普通的告别中。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梦魂"的想象,让离别显得格外深情。
孙文昭
孙文昭(一一一四~一一四五)(《宋诗纪事》卷五一作孙皓),字子尚,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后侨居会稽。与王十朋多有唱和。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三十二。事见《梅溪前集》卷一八《祭孙子尚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