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绿鬓年来已渐凋,旧游芳草路迢迢。
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孤独离愁的感慨。

前两句"绿鬓年来已渐凋,旧游芳草路迢迢",说的是随着年纪增长,黑发渐渐变白,当年和朋友一起游玩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遥远。这里用"绿鬓渐凋"暗示时光流逝,用"芳草路迢迢"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远山像美人的眉毛,柳枝像舞女的细腰,这些美景让作者想起从前。在秦地(陕西一带)做梦醒来只剩遗憾,在洛阳写诗也感到孤独。这里用比喻手法,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最后两句"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最有味道。作者在夕阳时分登上高楼远望,突然觉得离愁别绪更加浓烈。一个"更"字,一个"始"字,把那种突然涌上心头的思念之情写得特别真实。

整首诗就像一个人在夕阳下回忆青春,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叹。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淡淡忧伤。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