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

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现代解析

这首禅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探讨了"执着于思考反而会陷入困惑"的道理。

前两句"离四句,绝百非"是说真正的智慧要超越各种理论框架和是非判断。"头长三尺"是个夸张的比喻,形容那些钻牛角尖、想得太多的人,暗指过度思考反而会让人迷失自我。

后两句用具体的场景来说明这个道理:江南江北的人都在向"王老"(可能指高僧)求教,但每解决一个疑惑又会产生新的疑惑,就像狐狸生性多疑一样。这里用"一狐疑了一狐疑"的重复句式,形象地表现了人们陷入思维循环的状态。

全诗的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是靠不断追问获得的,而是要放下执着心。就像用手抓沙子,抓得越紧漏得越多。诗人用生活化的比喻告诉我们,有时候停止追问、放下执念,反而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这种禅意对现代人缓解焦虑、避免过度思考也有启发意义。

释祖珍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于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于夹岭之白水岩而终。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