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玄武湖荷花,用白石韵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
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
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
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
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
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
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
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
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玄武湖荷花的绝美风光,同时融入了历史沧桑和人生感慨,读来既清新又深沉。
上片开头用"藕丝国"比喻荷花盛开的湖面,和友人泛舟赏荷的场景立刻鲜活起来。"六朝金粉"暗指南京的历史繁华,如今化作湖上零落的荷花,历史与自然悄然交融。断苇、瘦菱、万叶催雨等细节,让画面充满动感。最后白鸥赠"秋句"的拟人写法,为静谧的湖面增添灵性。
下片转入更深的意境。小艇驶入花海不见踪影,引发遇仙的遐想,将荷花比作仙境。忽然听不见采莲歌声,只见受惊的水鸟,热闹转瞬成空。接着用"红浪""绿云"的壮阔比喻,展现荷花绵延天际的震撼之美。结尾的"刘郎"借刘禹锡典故,暗示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一是荷花美景的生动刻画,二是南京历史底蕴的自然流露,三是人生易老的淡淡感伤。三种情感如藕丝般交织,既有"接天莲叶"的视觉冲击,又有"六朝旧事随流水"的历史回声,还有"人老莫重游"的唏嘘,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