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鸭绿江

夹岸笙歌引画船,旌辉摇曳镜中天。
春回暖浪鱼龙跃,泽遍遐方草树妍。
乐意尽从欢舞见,淳风不待语言传。
迎恩簪绂纷相属,一雨旋看绿满阡(以上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二)。

现代解析

这首《渡鸭绿江》描绘了一幅春日渡江的欢乐画卷,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画面感十足的开篇
前两句像用手机拍了个短视频:两岸百姓吹拉弹唱迎接华丽的官船("画船"),五彩旗帜的影子在江水中摇晃,仿佛天空倒映在镜子里。短短14字就让人看到热闹的庆典场面。

春天里的生命力
三四句把镜头拉远:春江水暖,鱼群像在跳水上芭蕾;雨水滋润远方,草木都变得鲜亮。这里用"鱼龙跃"的动感对比"草树妍"的静态,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不用说话的快乐
五六句很接地气:老百姓的开心全写在跳舞的动作里("欢舞见"),淳朴民风根本不需要宣传标语。就像现在乡村大集上,看人们扭秧歌就知道日子红火。

官员与自然的默契
最后两句有个巧妙转折:官员们忙着整理衣冠接圣旨("迎恩簪绂"),忽然一场春雨让田野瞬间变绿。这里暗示着——再隆重的仪式,也比不过大自然随手馈赠的美。

整首诗的亮点
全诗像部微型纪录片:有近景特写(旗帜倒影)、航拍镜头(江面全景)、人文纪实(百姓舞蹈),最后用"春雨润绿野"的自然镜头收尾,比直接夸"太平盛世"高级多了。最妙的是完全没提"鸭绿江"三个字,却让人感受到这条江孕育的生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