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闯贼陷宁武关周总兵战死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
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
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明朝末年,李自成(闯贼)攻破宁武关,守将周遇吉壮烈战死的故事。诗人用热血沸腾的笔调,歌颂了这位忠勇将军的英雄气概。

前两句说周遇吉在城破时高呼着明太祖(高帝)的名号冲出城门,他是明朝三百年间少有的忠烈之臣。这里用"三百年"强调明朝历史之长,而"此一身"突出周遇吉的难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战场场景:军营里战士们痛饮壮行酒(投醪指把酒倒进河里让士兵共饮的典故),军阵前周将军独自扛起将旗死战。他用裹尸沙场的壮举证明自己是真汉子,而历史上也有过披甲上阵的巾帼英雄(这里可能暗指周夫人也参与守城)。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周将军还活着,那些造反的"彗星"(比喻李自成军队)哪敢逼近京城?既赞美了周遇吉的威慑力,也暗含对明朝灭亡的惋惜。

全诗用"大呼""拔帜""裹尸"等强烈动词,配合"孤臣""真男子"等直接赞美的词语,塑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最妙的是最后用"彗芒"比喻农民军,既形象又带着对叛乱者的蔑视,与对忠臣的敬仰形成鲜明对比。

0